刘永灼,恒大败家蛀虫,挥霍狂如许家印。

来源:24直播网

刘永灼,被称为“恒大蛀虫”,其疯狂的挥霍和败家行为与许家印相比亦毫不逊色。作为恒大汽车的执行董事,刘永灼的年薪高达超过6800万。然而,当恒大集团的神话逐渐支离破碎时,刘永灼也难逃法网,最终走向了被刑拘的结局。

刘永灼在恒大集团内部可谓是核心层高管,他的地位举足轻重。从2010年开始,年仅29岁的他便担任广州恒大俱乐部董事长,并带领广州恒大在足球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使其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。他的崛起速度和巅峰时刻令许多人望尘莫及,甚至让许家印也为之赞叹。他们共同铸就了恒大的传奇。

然而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崩盘,恒大集团陷入了巨大的负债困境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,恒大集团虽然尝试通过转变思路、投资新能源等领域来寻求突破,但频繁的“割肉投资”并未能挽救其颓势。而在这关键时刻,刘永灼却已经丧失了原本一心求发展的原则。他明知恒大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,却仍然装作一无所知,竭尽所能地保证自己的高待遇不受影响。

在刘永灼等高管的带领下,恒大集团的高管们几乎都模仿了固定的消费模式。他们认为“烧钱多了就等于成功”,这种观念在恒大足球的崛起过程中得到了印证,因此被广泛推崇。然而,他们却忽视了真正的商业体系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。钱没有花在实处,基本上都是无用功。无论是恒大冰泉还是影视行业,刘永灼都充满了“资本杠杆是万能药”的傲慢。

因此,恒大集团面临巨大的亏损,最终不得不选择进入新能源领域,这可谓是其最后的翻身之战。然而,刘永灼却选错了手段,仍然采用砸钱、并购的老套路。他试图通过拼凑各国的产业,结合生产线来降低成本,但却导致了恒大生产东西的成本急剧上升。此外,由于对彼此产品的不熟悉,质量反而下降。最终,第一款“恒驰5”上市不久便草草收尾。而当投资失败时,刘永灼等人却以借贷名义从公司提款,完全无视了市场规则,只顾保护自己的利益。

2024年,刘永灼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的指控浮出水面,恒大集团随之崩塌。他的成功历程看似励志人生,实则却是“恒大逻辑”的产物。他对每个项目都采取相同的操作方式,直接投入巨额资金进入市场,随后再花大价钱占据舆论舞台建立形象。然而,“地基”不够牢固,终究是毁于基础。在恒大集团陷入困境时,刘永灼的工资仍旧高达6849万元,这无疑揭示了恒大集团内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。而这一切都表明了,无论是在个人行为还是在企业管理上,刘永灼都走上了不归路,成为了恒大集团崩塌的推手之一。

热门标签

热门标签